close

th  104年 公 務 人 員 特 種 考 試 司 法 人 員 、 法 務 部 調 查局調查人員、國家安全局國家安全情報人員、

海岸巡防人員及移民行政人員考試試題

考試別:司法人員

等 別:三等考試

類 科 組:觀護人(選試少年事件處理法)、觀護人(選試社會工作概論)

科目:犯罪學

一、犯罪學文獻顯示,犯罪並不是均勻地散布在各個地區。換言之,犯罪發生地點並非隨機分布,而是大量犯罪事件聚集在少數地點。此種犯罪「聚集」現象,犯罪學研究領域稱其為何種現象?有何理論可解釋該現象?(25 分)

【擬答】:【黃富源.范國勇.張平吾2012﹐犯罪學新論-請參考原著】【翔風文化出版社104年總複習】

(一)犯罪「聚集」現象,犯罪學研究領域稱其為「犯罪熱點」。

(二)代表人物及研究發現:美國犯罪學者修曼(Sherman, Lawrence, 1989)與其同僚在研究明尼蘇達明尼亞波利市時發現,某些地方的報案率之高,幾乎佔全市報案率的50%,但實際上這些地點僅佔全市的3%,這些就是該市的「犯罪熱點」之所在:

犯罪並非隨機發生。犯罪熱點研究不僅清楚地呈現犯罪案件的空間分布,加入地區的人口(如治安顧慮人口、失業率、離婚率、人口成長率等)及社會資料後,便可發現犯罪熱點與土地利用類型與人口特徵間的因果關係程度。

如都市內各街巷的酒吧數目、治安顧慮人口與失業率等可能與該地犯罪現象成現正相關,警力數、社區巡守隊數目、巡邏箱密度、巡邏次數、監視率與犯罪率呈現負相關;而毒品犯罪熱點經常發生在酒吧群聚區、廢棄建築物和低房租區或家庭凝聚力低的社區

(三)相關理論基礎:

生活方式暴露理論與日常活動理論(省略)。

犯罪地理學:有學者提出犯罪地理學的研究架構,分析不同層次地理環境的內在與外在因素對犯罪的影響及預測程度,如影響犯罪行為發生地點的內在因素為地點的適當性、隱密性、可侵入性、熟悉程度及附近土地利用的特性等,外在因素則包括區位觀點及社會標籤等。

鄰近性假說:犯罪被害的可能性與個人生活在高犯罪率地區或鄰近地區具有高相關。亦即個人所居住地區的犯罪率對個人被害風險的影響程度,遠大於其他特性影響;如個人本身可能並未鼓勵或誘發犯罪,但卻在特殊時間與地點,遇到特殊的人(犯罪者) ,並導致個人被害風險的增加。

新機會理論:新機會理論主要是由日常活動理論、犯罪型態理論及理性選擇理論等三個理論組成,這些理論一致認為,犯罪機會促使犯罪行為的發生。其中日常活動理論強調社會大環境的改變影響犯罪機會的發生;犯罪型態理論強調社區的差異變化會影響犯罪機會;理性選擇理論則認為個人所選擇居住的場所會有不同的犯罪機會。

 

二、請根據差別接觸理論(Differential association theory)及中立化技術理論(Techniques

of neutralization theory)的內涵,解釋白領犯罪的發生原因,並說明對應的預防策略。(25 分)

【擬答】:【許春金,2014,犯罪學(第七版)-請參考原著】【翔風文化出版社104年總複習】

(一)差別接觸理論解釋白領犯罪的發生原因:

差別接觸理論可用來解釋中產階級之犯罪過程,甚至白領犯罪之現象,在應用上比其他理論來的較廣。【許老師】

由於他對專業竊盜、白領犯罪和智商與犯罪之研究,導致其認為犯罪是在任何社會中對犯罪價值觀念學習的一種結果。

犯罪是由政治所建立的一個構念,即擁有司法權的政府機構所界定的。

在有文化衝突的社會裡,對犯罪的定義可能互不相同,不同團體易於否定對立團體的犯罪定義,人們處於對犯罪有不同定義的社會中,其犯罪行為、動機及技巧的獲得是一種學習的過程,是由非犯罪人向犯罪人在接觸的過程中學習而得。當一個人接觸犯罪人多於接觸非犯罪人,即會傾向於犯罪,稱為差別(不同)接觸理論。

因五以差別接觸理論解釋職場的學習、貪污、受賄、逃漏稅等中產階級之犯罪過程白領犯罪之行為相當適當

(二)中立化技術理論解釋白領犯罪的發生原因:

 中立化技巧包括:【許師第七版新解】

責任的否定:例如公司財務操控等非法行為並非他們的過錯,大家都是這樣做的。

損害的否定:例如職務上的犯罪損失並非有特定的受害者,是公司的損失,並無特定的受害者,如公司竊取、金融操控僅是挪用一下,不久便回歸還。

被害者的否定:例如是因為公司或上司(董事會)先對不起他,才產生報復的行為。

責備責難者:因為公司、法官及金融體制對其有偏見,才會做成報復行動。

訴諸於更高的忠誠:犯罪新手經常會爭辯它門處在一種對「同輩團體忠貞」和「遵守社會規範」左右兩難困境中。但團體的需要和忠貞經常會衝破社會規範的限制,因此前者的要求是立即可見。

雖然本理論未說明中立化何時發生?是犯罪之前抑或是犯罪之後?假使是在犯罪發生之後,中立化技術理論並不成為一犯罪發生原因之理論,而僅是描述犯罪者對其犯行的反應。但本理論對解釋白領犯罪的發生原因確為重要之概念。

(三)對應的預防策略:

 修改欠缺完備且不合時宜之法令:法令之不完備或不合乎時宜,經常無法有效規範非法行為,甚至造成犯罪之機會,故應對各類法令詳加檢討修訂,以防止曲解,杜絶非法。

嚴格執法,並鼓勵遵守規定:例如對於不合乎環保廢氣排放標準規定之公司廠商加強行政處罰,相反地,倘合乎規定者可考慮予以減稅,以鼓勵遵守規定。

對於嚴重違反刑法相關法規之白領犯罪加重刑罰:白領犯罪之危害性甚高,惟其在接受刑罰處分上一般較傳統街角型犯罪為輕,為遏止其發生,應依罪責程度,加重刑罰,甚至酌採監禁刑罰,以減少投機心理。

加強政府與民間監督,並運用大眾傳播媒體輿論力量制裁不法行為:由於大眾傳播媒體之報導對於非法企業之聲譽具有強大殺傷力,且對違法之個人、家庭構成巨大威脅,故在政府(如公平交易委員會)與民間(如消基會)之管理監督下,適時透過媒體揭發不法行為,有助於遏止非法情事發生。

 

三、在犯罪預防的研究領域裡,犯罪型態理論(Crime pattern theory)是一個甚為重要的

理論,因為它結合了理性選擇及日常活動理論,對於犯罪的發生地點很有預測和解釋力。請說明該理論的內涵以及其在犯罪預防上的啟示。

【擬答】:【許春金,2014,犯罪學(第七版)-請參考原著】【翔風文化出版社104年總複習】

 (一)犯罪型態理論(Crime pattern theory):

亦稱為「犯罪蒐尋理論(Crime Search Theory)」,是環境犯罪學較核心的部分,主要是探討人和事物如何在一個社區中的時、空移動而發生犯罪。他研究犯罪的空間型態,或社區內犯罪型態之分布。

該理論有三個核心觀念,中心點(nodes)、路徑(paths)及邊緣點(edges)。

中心點是指人們日常通勤或活動的起點與終點,這些地點也蘊藏著犯罪或被害的可能性,而每一個犯罪嫌疑人會在個人活動的中心範疇,以及活動路徑尋找合適的犯罪對象;因此犯罪型態理論注重犯罪的地理分佈及活動的節率。

邊緣是指人們工作、居住、購物或娛樂等的邊界地帶。有些犯罪由於來自不同地區互不認識的人聚集在此邊界地帶,因而容易發生犯罪。例如商店竊盗、強盗搶奪及娼妓行為。

(二)在犯罪預防上的啟示:

所以都市和商業區等的設計與管理會產生犯罪率的轉移或變化。例如改善通勤路線與窗戶設計,使人們更能監督都市街道而降低犯罪。

 

四、受全球化(Globalization)效應的影響,犯罪者為降低風險及擴大不法利益,常將

違法活動的範圍延伸至境外,形成所謂的「跨國犯罪」(Transnational crime)。請

說明跨國犯罪的定義,並請列舉說明三種類型的跨國犯罪。

【擬答】:【黃富源.范國勇.張平吾2012﹐犯罪學新論-請參考原著】

(一)跨國犯罪的定義:

1.「跨國犯罪」係指犯罪活動涉及兩國或兩個地區以上,如國際犯毒、偽造貨幣、販賣人口、賣淫、恐怖活動或國際竊盜等等。

2.跨國犯罪的概念及特徵:

 是一種跨越國境的犯罪活動。

國際承認或公認此種行為是一種犯罪活動。

跨國犯罪包括由非職犯罪者及由職業犯罪者所犯的犯罪行為兩類。

最危險的跨國犯罪為犯毒、恐怖活動及技術性詐騙。

跨國犯罪非法取得數量常危及經濟的穩定性。

跨國犯罪並非單一及專門性的犯罪活動,而是多重性的犯罪活動。

大多數是一種有組織的集團犯罪。

跨國犯罪是一種犯罪學術語,而非刑法學術語。

跨國犯罪為一種涉外因素的國內犯罪。

跨國犯罪為一種國內法意義上的犯罪,而非國際法意義上的犯罪。

(二)列舉說明三種類型的跨國犯罪:

 1.恐怖活動及謀殺。

國際搶劫、竊盜:包括跨國性搶劫、竊盜集團及扒竊。

    國際詐欺:包括一般、網路詐欺、洗錢。

    國際走私。

    販賣人口。

    其他犯罪類型:蓄娼活動、偽造犯罪。 

th (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enyan44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