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犯罪所---106年碩士在職專班考題

 

墨爾頓五種適應類型 特徵 哪種類型會犯罪墨爾頓對犯罪學貢獻

擬答

()代表人物:美國社會學家墨爾頓(Merton, Robert)於1938年提出緊張理論(Strain Theory

()提出五種「社會適應」類型:

順從型:以正常文化手段達到文化目標,為社會上穩定及持續之主流力量。這種人是屬於不會犯罪型態。

革新型:接受社會文化目標,但以不正常之手段達到該目標。例如下階層工人認同社會上一致的目標如富有、有錢,但可能以非法的手段如竊盜、搶奪等方式達到社會認同之目標。這種類型是標準的因為身分的挫折、手段亂迷而導致犯罪行為的發生。

儀式型:放棄或降低文化目標,但卻固守文化手段。習慣的保持但卻無多大的意義和目的,這些乃常存於宗教儀式、機關團體和其他組織等。某些人只顧遵守某些程序,以免出錯,而不願再追尋外在的社會目標。他們在這些程序或儀式中獲得滿足,但卻無真正目的存在。

退縮型:其不喜歡社會的共同目標,也不想努力追求任何目標,只想消極退隱社會、埋沒自己,如吸食藥物與毒品、酒癮、流浪者等

反叛型:推翻原有之文化目標與手段,而以新的文化目標和手段代替之。例如民運人士、社會改革人士以及政治家等

()分析犯罪行為人:應包括退縮者、反叛者和革新者三類。

()對犯罪學之貢獻:

1938年,其修正涂爾幹之理論,創立「社會結構與亂迷理論」,解釋美國經濟大蕭條的社會。

其將涂爾幹(Durkheim, Emile)之無規範理論予以發揚光大,並強調社會結構過程(Social Structure Process)是所有社會問題的根源。

認為每一個社會和文化均由文化目標和手段所構成,文化目標乃社會上人人所追求的人生理想,文化手段則為達到這些目標的方法或途徑,而目標與手段間之差距乃是犯罪的主要原因。

下階層青少年的生活條件比較差,容易以非法的手段去獲取文化目標,而產生犯罪,因此,墨爾頓(Merton, Robert)的犯罪是手段亂迷的結果,與涂爾幹(Durkheim, Emile)的目標亂迷不同。

 

北歐發展的無現金交易

1.日常活動理論說明對犯罪的影響

2.情境犯罪預防說明無現金交易對犯罪預防的影響

3.是否贊成大力推行無現金交易

擬答

()無現金交易之概念

在金融科技(FinTech)的發展下,國際朝向「無現金社會」型態前進已形成趨勢,如目前北歐各國積極推動電子支付的態勢,未來勢必將朝此趨勢邁進。

電子支付的型態約有現信用卡、電子錢包等支付工具,以電子或塑膠貨幣取代現金,作為交易支付工具,本僅減少現金遭搶奪的風險外,亦可有效降低以「現金交易」的犯罪行為,並提升不肖集團洗錢困難度,增加社會穩定度,此外,包含降低製作與維護實體貨幣的成本、金流透明等都是「無現金社會」的優點。

()以日常活動理論說明無現金交易對犯罪的影響

柯恩與費爾遜(Cohen, Lawrence and Felson, Marcus, 1979)於1979年提出日常活動理論,研究美國自1950-1970年間,美國直接接觸暴力犯罪及家宅被竊犯罪率的增加。當時的美國,社會繁榮,科技日新月異,人民生活富足,因此,犯罪應該會下降才對。但是它們卻發現,犯罪不降反升,尤其在家宅竊盜及強盜搶奪犯罪方面。

理論內容:認為犯罪等非法活動之發生在時空上須與日常生活各項活動相配合,即日常生活活動型態及犯罪發生之「機會」相配合,而導致「直接接觸掠奪性犯罪」之發生,稱為「日常活動理論」。

兩位學者指出日常活動的變化可以反映在三變項的互動上:

合適標的物的存在(合適的標的物):如房子內有昂貴易被偷取的財物。

有能力之監控者的不在場(能制止犯罪發生之監控者的缺乏):如房子的主人不在。

有動機及能力之犯罪者的在場(有能力及動機的可能加害者):如剛失業的青年。三者如能在時空上聚合,犯罪即很有可能發生。

其中「具有合適的標的物存在」係指由被害人提供機會:例如被害人攜帶或擁有現金之特徵,皆符合據費爾遜(Felson, Marcus, 1998)合適標的物之的說法,:V(物的價值性),I(標的物的慣性、可移動性),V(指標的物的可見性),A(標的物可接近性及是否易於逃脫性)

日常活動理論的重心仍在被害可能性之「標的物」變化,如新型消費電子產品及攜帶現金或穿金戴銀等

()以情境犯罪預防說明無現金交易對犯罪預防的影響

定義:所謂情境犯罪預防,係指對某些犯罪類型,以一種較有系統、完善的方法對犯罪環境加以管理、設計或操作,以阻絕犯罪發生之預防策略。其著重於降低及排除潛在犯罪人犯罪之機會、增加犯罪之成本,使犯罪之目標不易達成。

情境犯罪預防主要策略有三:

針對特殊或個別犯罪型態。

設計、操縱和管理立即的環境。

降低犯罪的機會、增加犯罪的風險、減少犯罪的誘因與刺激,移除犯罪藉口。

以二OO三年五大預防策略為例(五大策略25項預防技術)增加犯罪

阻力增加犯罪風險減少犯罪誘因減少犯罪刺激移除犯罪藉口

其中「減少犯罪誘因」方面各項策略如下:隱匿標的、移除標的、財物識別、搗亂市場、否定利益等,而隱匿標的策略正是符合財不漏白之原理,故「無現金社會」不僅減少犯罪誘因,亦可減少社會資源與現鈔的製作維護成本

 

三、一個騎車竊盜的犯罪率圖,1996高點然後一直下降到2006之後繼續下降,要用犯罪學理論解釋原因。

()整體犯罪類型觀之,探討財產犯罪而言:

1986年開始加計機車竊盜,使總犯罪率大幅提升。

機車竊盜自1996年開始穩定下降,而一般竊盜、汽車竊盜及詐欺背信等犯罪率自2005年開始下降。

()以「情境犯罪預防」探討機車竊盜率下降問題:

1997年開始,國內學者許春金等人開始研究:「臺灣地區實施騎機車強制配戴安全帽措施與機車竊盜的關聯性」,結果發現:實施強制配戴安全帽措施,對機車失竊率有顯著的降低,且取締較高的縣市,機車失竊率降低亦較明顯,故強制配戴安全帽措施是明顯的原因之一。

強制配戴安全帽措施亦可降低青少年因機車意外死亡之利益擴散效應產生措施。

由上可知機車竊盜的卻深受「機會」的影響,而機車失竊率下降卻連帶的使少年犯汽車竊盜、強盜、搶奪、贓車、毒品、傷害等案件下降。

200711日起,政府強制新出廠的機車主要零件都必須加設防盜辨識碼,以增加銷贓難度。此財物辨識有效減少機車被竊之可能性。

以上乃運用情境犯罪預防策略如下:

  「減少犯罪誘因」:「財物識別」「搗亂市場」、「否定利益」策略。

  「增加犯罪風險」:「減少匿名」策略。

另臺灣實施「實施舊車過戶臨時檢驗」政策亦是機車竊盜下降的重意因素,故情境因素實有其重要性。

 

四、一般化犯罪理論與差別接觸理論對偏差同儕之論述?對矯治更生人的看法?

擬答:

()一般化犯罪理論:

赫胥(Hirschi, Travis)與高佛森(Gottfredson, Michael)於1990年出版「一般化犯罪理論」一書,提出此一理論,並稱為是社會控制理論之延伸。又廣泛被稱為「自我控制理論」或「犯罪的共通性理論」。

本理論最主要解決犯罪與年齡之關係而建構,犯罪「行為」在少年中期(約15~17歲)達到高峰,然後又急遽下降;但是同一時期犯罪「傾向」的差異卻保持相當穩定。

在赫胥(Hirschi, Travis)與高佛森(Gottfredson, Michael):之「犯罪性」理論裡,是指行為者追尋短暫、立即享樂,且無視於長遠後果之傾向,是不同的個人,在從事偏差(犯罪)行為上的差異。而其最大之特徵在於「低自我控制」,具低自我控制的人具有衝動性的傾向,人性在幼年,尤其在兒童早期若未受到良好的社會化,則易產生「低自我控制」。

自我控制力的差異主要來自早期的家庭教養,因為家庭具有關懷、監督、認知與導正兒童及少年偏差行為之功能,若家庭上四種功能不彰,則無法發揮個體社會化初期的功能,另學校常不能與家庭共同合作,今天學校社會化成效之大打折扣,實由於家庭常不能與學校共同合作完成對孩子的社會化責任。若學業表現不佳又結交偏差朋友,則成為預測偏差行為的預測指標。

()差別接觸理論

代表人物:美國社會學家蘇哲蘭(Sutherland, Edwin H.)於1939年在其名著「犯罪學原理」提出差別接觸理論。

其認為在有文化衝突的社會裡,對犯罪的定義可能互不相同,不同團體易於否定對立團體的犯罪定義,人們處於對犯罪有不同定義的社會中,其犯罪行為、動機及技巧的獲得是一種學習的過程,是由非犯罪人向犯罪人在接觸的過程中學習而得。當一個人接觸犯罪人多於接觸非犯罪人,即會傾向於犯罪,稱為差別(不同)接觸理論。

差別接觸理論之九項敘述:

犯罪行為是學習而來。

犯罪行為是在與他人互動的過程中經由互動學習而來

犯罪行為的學習主要發生在個人的親密團體之中

犯罪行為的學習包括犯罪的技巧、犯罪的動機、合理化技巧及態度等

犯罪的動機或驅力乃一個人學習到對法律(或犯罪)有利或不利定義的多寡而定

假使一個人接觸了有利的犯罪定義多於不利的犯罪定義,則他便成犯罪人

差別接觸因頻率、持久性、先後次序和強度而有所不同:一個人遵守或違反法律的可能性乃受社會互動的品質而有影響,具有持久性、經常性、早發性或受重要他人影響的社會互動,均會影響其個人行為。蘇哲蘭以此而解釋不同團體或個人間犯罪率的差異。

犯罪行為的學習機轉與其他行為的學習機轉相同。

犯罪行為雖可解釋一般的需要和價值,但卻不為這些需要和價值所解釋,因為非犯罪行為亦解釋了這些需要和價值

因此犯罪行為只是一種對犯罪副文化的接觸與聯繫,而產生對違反法律的一種自然結果,故由本理論證明偏差同儕對於個人犯罪行為之影響力。

()對矯治更生人的看法

經研究顯示,偏差行為人或青少年非常重視同儕朋友,當有困擾時,同儕朋友是他們第一個尋找的商談對象。由此可知同儕是生活中相當重要的一環,而同儕團體中的友誼,也具有使青少年成長、認識自我的獨特功能。面對挫折時,青少年容易透過同儕的互動而形成次文化,例如相似的價值觀、心理特徵、行為模式、觀念態度和生活方式等,這些是更生輔導工作必需要瞭解的。因不良同儕影響力相當大,故對於矯治更生人應重視個案交往情形予以適當輔導及監督,才能使矯治工作發揮應有的功效。

arrow
arrow

    wenyan44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